个性化辅导+心理赋能,点燃学习信心

发表时间:2025-02-19 10:06

一、学生背景

学员信息:陈同学,高一男生,性格内向,数学基础极薄弱,入学测试48

学习痛点: - 初中知识断层严重,公式死记硬背,不理解数学逻辑。  

  - 长期低分导致严重自卑,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。  

  - 学习无方法,课堂效率低,课后作业完成困难。

7.1.png

二、教学策略:精准诊断+ 双线赋能  

1. 知识线:夯实基础,重构数学思维  

“零起点”查漏补缺:从初中核心知识(如一次函数、方程解法)补起,结合高一内容(集合、函数性质)搭建知识框架。  

“三步推导法”教学:每个公式/定理讲解时,强调“来源→推导→应用场景”(例: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,用图像法解释单调性)。  

  分层训练+举一反三:从课本例题变形出发,逐步过渡到综合题型(如“分段函数求值”从单一计算→结合图像分析)。  

1+1错题攻克”:每次课精讲1道高频错题,配套1道变式题当场巩固,确保同类错误不再犯。

     2. 心理线:正向激励,重塑学习信心  

“微进步”记录法:每周记录“小成就”(如“独立解出一道函数中档题”“主动提问一次”),通过可视化进步增强自我认同。  

场景化教学互动:用生活案例讲解抽象概念(如用“奶茶店定价”分析函数最值),降低畏难情绪。课堂中设置“学生当小老师”环节,鼓励复述解题思路,逐步建立表达自信。  

三、阶段性成果: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 

1. 成绩提升:  

入学测试48→ 期末考试101分(提升53),突破“不及格”瓶颈。  

基础题得分率从30%提升至65%,证明知识体系逐步完善。  

2. 学习状态转变:  

  “低头沉默”到主动提问,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。  

  养成错题整理习惯,自主完成课后拓展练习。  

3. 心态成长:  

  自述“数学没那么可怕了,终于听懂老师在讲什么”。  

  家长反馈:“孩子回家愿意讨论数学题,甚至主动要求加练。”

7.2.png7.3.png



四、案例亮点:科学方法+教育温度  

1. “双螺旋”教学模式:知识+心理双线并行,既补基础,更破心障,解决“学不会→不敢学”恶性循环。  

2. 动态化教学设计:根据学生反馈实时调整进度(如发现“函数图像”理解困难时,穿插3课时专项训练)。  

3. 家校共育闭环:每周向家长同步学习报告,指导家庭鼓励话术(如避免“怎么才考50分”,改为“这次计算题全对了,真细心!”)。

7.4.png


五、未来规划:向100+稳步进阶  

下一阶段目标:强化中档题型训练(如三角函数化简、立体几何基础证明)。  

       针对性突破“粗心丢分”问题,通过限时训练提升应试技巧。  

长期愿景:帮助陈同学同学在高二前建立稳定的数学思维框架,实现从“补差”到“培优”的跃迁。  

结语:陈同学同学的逆袭证明,没有“学不好”的学生,只有“不适合”的方法。通过精准诊断、科学规划和情感赋能,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光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-淮安新淮中钱子豪老师



首页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关于我们               核心业务               新闻动态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我们
QQ:317901683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电话:400-040-0607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邮箱:bgyzsls @bangguo100.co.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新城花园A区18栋
7*24全国服务热线
400-040-0607